第14天:耶稣超乎寻常的怜悯(太14章)
阅读经文:马太福音第14章。
背诵经文:“耶稣出来,见有许多的人,就怜悯他们。”(马太福音 14:14)
这个时代,每个人似乎都很忙。我们忙着工作,忙着娱乐,忙着悲伤,忙着愤怒,忙着还贷,忙着追求幸福。可是,有多少人,真正安静下来,把自己交给神,让神来掌管他的人生,按着神的心意去怜悯他身边的人?
在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中,有个人被强盗打得半死,奄奄一息。可是,有个祭司从他旁边走过,却不怜悯他。紧接着,又有个利未人从他旁边走过,瞅都不瞅他一眼,照样从他旁边走过去。
祭司和利未人可能在圣殿里有服侍,如果他们接触死者,他们就会变得不洁,以至于暂时不能在圣殿服侍。无论是不是这个原因,总之,他们有自己的事情要做,他们没有时间停下脚步,来怜悯这位躺在地上,垂死挣扎,急需救援的病人。
有多少时候,我们也是如此?我们总是不可救药地关注自己,却常常忘记了此时此刻,别人有多么需要我们的怜悯。
《马太福音》第14章,记载了耶稣五饼二鱼的神迹。小时候,我只关注这个神迹,我也只能记住这个神迹。可是,越读圣经,我越发现,耶稣的怜悯,比神迹更重要。施行神迹的人,远比神迹本身更重要。我的错误,在于我只关注神迹本身,而忘记了施行神迹的耶稣。他的怜悯,才是促使他施行五饼二鱼神迹的原因。换言之,如果没有耶稣的怜悯,根本就不会有什么五饼二鱼的神迹。
在五饼二鱼的神迹开始之前,马太记载了这样一节经文,他说:“耶稣出来,见有许多的人,就怜悯他们。”(太 14:14)
这节经文说“耶稣出来”,请问耶稣从哪里出来?上节经文说:“耶稣听见了,就上船从那里独自退到野地里去。”(太 14:13)根据这节经文,我们知道耶稣是从旷野里出来。过去一段时间,耶稣一直在祷告亲近神,他刚刚从他的内室里出来。
同时,这节经文也说“耶稣听见了”,请问耶稣听见什么?以至于他必须独自退到野地里向神祷告?《马太福音》第14章前12节经文,都在描述施洗约翰被杀的经过。耶稣听见施洗约翰被希律砍头,所以“上船从那里独自退到野地里去。”(太 14:13)
根据《马太福音》第14章的记载,五饼二鱼的神迹,从前到后的顺序是这样的:第一,耶稣听见施洗约翰被杀;第二,耶稣退到旷野里祷告;第三,耶稣见有许多人跟着他,就怜悯他们;第四,因为怜悯他们,耶稣不只是医治他们各样的病,还主动施行五饼二鱼的神迹,给他们提供晚餐。
这提醒我们,耶稣的怜悯,不是在他很顺利、很成功的情况下发出的,而是在他最需要被怜悯的情况下发出的。
施洗约翰,不仅是耶稣的先锋;施洗约翰,也是耶稣的表兄。同时,施洗约翰,也可以算是耶稣的同工。
亲爱的弟兄姐妹,如果你听见你的亲戚,你的同工因为信仰被砍头了,你还有没有心思怜悯别人?你会不会陷在自己的悲伤、愤怒、担心、惧怕中,以至于根本关注不到其他人的需要?
如果我是耶稣,我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反应:
第一,我会感到悲痛。施洗约翰,是我这么好的同工,也是我的亲戚。可是,他就这么死了。我越爱约翰,我的心就越悲痛。很有可能,我会被这样的悲痛笼罩,短时间内根本没有能力服侍,也不会有能力怜悯别人。
第二,我会感到恐惧。如果施洗约翰都被砍头了,那接下来是不是轮到我了?就像我看到很多写公众号的,发公众号的,一个又一个被抓,被判刑,我会想,接下来是不是就轮到我了?如果轮到我,我该怎么办?
第三,我会感到愤怒。如果我勇敢一点,我会组织力量,我会写10万+的文章,抨击希律王如何不公不义,如何该受咒诅,为施洗约翰讨回公道。
亲爱的弟兄姐妹,如果你落在极大的苦难中,你的心还有没有空间怜悯别人?你会不会只想到自己的需要,只想到自己的安全,只想到如何被安慰,而不是怜悯别人?
当你的父母刚刚在东航MU5735上坠机离开世界,你还有心思去怜悯别人吗?
当你刚刚收到医院的癌症通知单,你还会有心思去怜悯别人吗?
当你的孩子重症,急需治疗,却被告知,因为疫情必须足不出户,医院不会接收,小区也不会让你们出去。当你意识到自己绝望的处境,你还会怜悯别人吗?
当我遭遇苦难,当我被冒犯,当我被伤害,我本能的反应,就是呼求怜悯,而不是怜悯别人。甚至,我会愤怒别人为什么不怜悯我。
那些被耶稣医治的人,那些经历神迹,吃五饼二鱼得饱足的人,有谁能想到,耶稣刚刚经历噩耗,比他们更需要怜悯?他们想要的,只不过是病得医治、吃饼得饱,最后是强逼耶稣作王,让耶稣为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。
这提醒我们,耶稣的怜悯有多么宝贵。所有人想得都是怎么被怜悯,但是,耶稣总是在他最需要被怜悯的时候,依然想着怜悯别人。圣经说:“耶稣出来,见有许多的人,就怜悯他们。”(太 14:14)
最后,在十字架上,你看见耶稣最无辜,但是耶稣受最多的鞭伤和痛苦。按理说,此时此刻,耶稣是最需要被怜悯的。可是,耶稣怎么祷告?耶稣说:“父啊,赦免他们!因为他们所作的,他们不晓得。”(路23:34)
在最悲伤的时候,耶稣怜悯;在最羞辱的时候,耶稣怜悯;在受痛苦最多的地方,耶稣依然怜悯。我们不禁要问,耶稣的怜悯从何而来?我认为,耶稣的怜悯,和耶稣的祷告有很大的关系。
在《马太福音》第14章,耶稣在怜悯以前,有很长时间的独自祷告。这种祷告,让耶稣可以完全地转向神,而不是转向自己。这种祷告,不会让耶稣过度悲伤以至于无法怜悯,也不会让耶稣过度愤怒以至于忘记怜悯。这种祷告,让耶稣看见,无论在什么情况,神的心意都是要他怜悯。
在《马太福音》第27章,耶稣被钉十字架以前,在耶稣发出“父啊,赦免他们!”的怜悯以前,耶稣在干什么?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祷告,耶稣一直祷告,门徒一直睡觉。所以,在耶稣被捕的那一夜,在耶稣被钉十字架的那个下午,耶稣依然在怜悯钉他十字架的人,门徒却不怜悯耶稣,四散奔逃。
祷告,让我们真实地看见,自己有多么不想怜悯,不能怜悯,以至于我们快速地奔向耶稣,寻求耶稣那超乎寻常的怜悯。祷告,能够帮助我们在无法怜悯的时候,依然像耶稣那样怜悯。
罪,让我们只关注自己,而不关注别人,所以没有能力怜悯。在岁月静好的日子,我们可以怜悯。但是,当被某人伤害,当被某人冒犯,当悲痛欲绝,当怒火中烧,我们对别人就一点怜悯也没有。
福音,就是让我们看见,在本质上,我们是既不能怜悯,也不想怜悯的罪人。所以,我们都需要耶稣的怜悯。
在东航MU5735中失去至亲的人,需要耶稣的怜悯;在刚刚拿到癌症通知单的人,需要耶稣的怜悯;在疫情中生病得不到救治的人,需要耶稣的怜悯。更重要的是,每一个被罪捆绑,被罪奴役的罪人,需要耶稣在十字架上对我们的怜悯。
求主怜悯我们,使我们更多地去默想、经历耶稣的怜悯。因为只有一个深深经历神怜悯的人,他才能够真正活出神的怜悯。
求主光照我们,让我们看见,我在哪些事上不愿意怜悯别人,反倒埋怨别人不怜悯自己,心生苦毒和埋怨。
求主怜悯我们,让我们看见,耶稣在十字架上是怎样怜悯伤他的人,害他的人,羞辱他的人,离弃他的人。
求圣灵充满我们,让我们经历罪得赦免的怜悯,以至于我们不再不可救药地关注自己,而是追求效法耶稣,像他那样怜悯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