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天:我们需要的,可能不是认识新的真理(太15章)
阅读经文:马太福音第15章。
背诵经文:“我们在这野地,哪里有这么多的饼叫这许多人吃饱呢?”(太15:33)
在《战国策》中,有一句话,叫做“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。”意思是:不忘记前面发生的事情,就可以作为今后行事的警戒。可是,无论是阅读圣经,还是阅读历史,你发现大部分人都极其容易忘记过去的经验教训,重蹈失败的覆辙。
在遇到困境时,我们常常有个错误的想法,就是有没有什么新的真理,可以帮助我,安慰我,坚固我?可是,很多时候,我们需要的可能不是认识更多、更好、更新的真理,而是回顾、默想已知的真理。
在教会里,我常常遇见一种人,就是当我跟他说某个真理时,他就跟我说:“林健弟兄,你说的这个真理我早就知道了。”遗憾的是,当他说这句话的时候,我就知道他还不知道。因为真理并没有真正进入到他心里。
在圣经中,有很多这样的例子,神的百姓软弱,神的百姓跌倒,不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新的真理,而是因为他们忘记了已知的真理。他们并没有让已知的真理转化为他们的生命。
在《马太福音》第14章,耶稣借着五饼二鱼喂饱了五千人。当时,耶稣对门徒说:“你们给他们吃吧”(太14:16),门徒一点信心都没有。
到了《马太福音》第15章,在经历第一次五饼二鱼的神迹以后,耶稣特意要考验一下门徒,看他们是否已经学会在缺乏中倚靠他的大能。这次,有四千人跟随耶稣。面对饥肠辘辘的四千人,耶稣对门徒说:“我怜悯这众人;因为他们同我在这里已经三天,也没有吃的了。我不愿意叫他们饿着回去,恐怕在路上困乏。”(太15:32)
门徒刚刚经历了五饼二鱼的神迹不久,对于耶稣的考验,门徒怎么回应?门徒没有说:“主啊,你是充满大能的,你曾经借着五饼二鱼使五千人吃饱,现在肯定也可以使四千人吃饱。”在《马太福音》15章33节,门徒说:“我们在这野地,那里有这么多的饼,叫这许多人吃饱呢?”(太15:33)
在这里,你发现跟随耶稣的门徒,他们有一个很大的问题,就是特别容易忘记神的信实,神的大能,神的拯救。对于这群门徒,威尔斯比牧师则在他的注释书里说:“我们感到诧异的事,门徒竟已忘掉喂饱5000人的神迹。这12个门徒本应说:‘主耶稣能够变出更多饼和鱼,我们无须担心!’他们却是不知所措。”
亲爱的弟兄姐妹,你和我,能做得比他们更好吗?为什么在面对缺乏时,我们那么容易埋怨神和怀疑神?为什么在面对艰难时,我们那么容易灰心和沮丧?因为我们忘记了,神曾经是怎样看顾我们,又是怎样拯救我们的。
在成功时,我们可以高谈阔论“凭信心,不凭眼见”,但是在艰难中,我们转瞬就变得“只有眼见,没有信心”。为什么会这样?因为我们忘记了,我们所相信的神,是比任何艰难环境更大的神。
对于门徒一次又一次的健忘,在《马太福音》16章9-10节,耶稣如此提醒他们:“你们还不明白吗?不记得那五个饼分给五千人、又收拾了多少篮子的零碎吗?也不记得那七个饼分给四千人、又收拾了多少筐子的零碎吗?”(太16:9~10)
耶稣希望,在这紧急时刻,门徒可以想起他从前在类似情景中供应他们的真理。他们本应想起:“有耶稣和他的神迹大能,我们无须为挨饿担心。”然而,他们还是忘记了。
在诗篇103篇2节,大卫这样不断提醒自己:“我的心哪,你要称颂耶和华!不可忘记他的一切恩惠!”(诗篇103:2)请问弟兄姐妹,大卫为什么提醒自己“不可忘记他的一切恩惠”?因为他知道,自己是多么健忘,多么容易忘记神的拯救。
对于神的恩惠,对于神的大能,人总是倾向于忘记,而不是铭记。我们总是那么喜欢把神的大能和信实刻在沙土上,却把我们的艰难和困苦刻在磐石上。难怪,我们只能一次又一次在艰难和困苦中跌倒,而不是满怀信心地祈求和盼望。
曾经,有位牧师讲道中说:“每次他陷入沮丧、忧虑和各种艰难时,他的妻子就做一件事,就是把他的讲道播放出来,让他听自己讲过的道。很神奇的是,上帝总是借着他自己的讲道,重新建立他的信心和盼望。”
为什么会这样?因为很多真理,这位牧师都知道,但是一旦陷入艰难的环境,他就把这些真理忘记了。他需要不断地被提醒,他曾经已经知道的,宣讲过的,但是现在却被遗忘的真理。
在《文化讲道学》这本书里,提摩太·凯勒牧师说:“我们没有活出该有的样式,不是因为我们知道怎么做却没有做到,而是因为我们以为所知道的,对我们的心还不算真实。”
同样,《约翰·牛顿自传》这本书里,约翰·牛顿牧师也说:“许多我自以为已经掌握的真理,其实根本无法帮助我抵挡哪怕是一个小时的诱惑,我只有在实践中亲身经历到这些真理的真确性之后,它们才被我真正掌握了。”
因此,在《轻装上阵的属灵生活》这本书里,灵修大师唐·惠特尼这样劝勉我们:“面对艰难,我们需要的可能不是认识新的真理,而是回顾和复述已经认识和经历的真理。面对艰难,我们需要不断默想神曾经怎样拯救我们,怎样带领我们走出死荫幽谷。最好的办法,是将这些事情用文字的形式记下来,不断提醒自己,温故而知新。”
在《撒母耳记上》第25章,亚比该就是这么帮助大卫的。大卫对神失去信心,企图倚靠自己的力量杀死拿八,抢夺食物。这个时候,在《撒母耳记上》25章29节,亚比该对他说:“虽有人起来追逼你,寻索你的性命,你的性命却在耶和华你的 神那里蒙保护,如包裹宝器一样;你仇敌的性命,耶和华必抛去,如用机弦甩石一样。”(撒上25:29)
艰难中的大卫,血气中的大卫,已经完全忘记了上帝怎样拯救他脱离扫罗的逼迫。他也早就忘记了,神怎样借着机弦甩石,使他战胜巨人歌利亚。因此,亚比该特意地提醒他,让他想起,让他看见,上帝曾经怎样拯救他。当大卫想起神过去的拯救,他不再怒气冲冲,想要靠着自己杀人泄愤或抢夺食物。当大卫看见神过去的拯救,他的灵性就恢复了,他重新变回了原来信靠神的样子。
接下来,我们要分享2个应用:
第一个应用:自己回顾和温习已知的真理。
如果你要回顾和温习已知的真理,你就必须把这些真理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记录下来。因此,我鼓励弟兄姐妹,在每一次听道的时候,你可以把有得着的真理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,哪怕只记录一句话,只反复思想一句话,这也会给你的生命带来巨大的成长。
同时,我也鼓励弟兄姐妹,在每一次经历神恩典,经历神拯救的时刻,你也把这些记录下来,让自己时刻保持活在神的恩典和大能中。这能帮助你在艰难时刻继续仰望神,而不是远离神。
第二个应用:帮助他人回顾和温习已知的真理。
有时候,当我们面对极大的艰难,我们无法靠着自己回到神面前,更不可能回顾和温习已知的真理。当灵性软弱的大卫,遇见恶人拿八,他脑子里的唯一想法,就是杀人泄愤,怎么办?
每一个“大卫”,都需要一位“亚比该”,帮助他回到神面前,让他看见神过去对他的恩典和怜悯。所以,无论是在教会里,还是在小组里,当你遇见一位“愤怒的大卫”、“绝望的大卫”、“怀疑的大卫”,你不要轻易责备他为什么愤怒、绝望和怀疑,你要帮助他回想上帝的恩典,上帝的供应,上帝的拯救。你要想方设法,求上帝借着你,让已知的真理融进他的血液里,转化为他的生命。我们一起来祷告:
按照圣经祷告:
亲爱的主耶稣,我们感谢你,因为你是一次又一次宽容我们的神。虽然我们总是忘记你的恩惠,忘记你的拯救,但是你依然以厚恩待我们。求你帮助我们,让我们反复思想你的拯救,反复思想你已经教导给我们的真理,让我们在这样的思想中信心越发坚固。如此仰望祷告,是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,阿门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