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天:心里钟爱一个偶像,可以永远败坏一个灵魂(太19章)
阅读经文:马太福音第19章。
背诵经文:“在人这是不能的,在神凡事都能。”(太19:26)
在某次布道大会上,一位传道人大声呼吁所有听众承认自己的罪,并且向神悔改。
然而,在他下台后,主办方却告诉他:“你这样布道非常糟糕。布道的时候不应该强调罪和审判,不应该强调顺服和委身,而应该不断强调信仰所带来的好处。”
按照这个主办方的评判标准,耶稣,应该是世上“最糟糕”的布道家。因为面对一位又年轻、又富有、又有地位的少年官,重点是人家还特别渴慕,耶稣竟然都没有“留”住这个人。
我们现在的布道方式大部分都是:不断强调信仰所带给人的好处,却不断忽略,甚至干脆不讲信仰所要人付的代价。
这种方式其实是在不断喂养人心里的偶像,而不是帮助人除掉自己心里的偶像。
在《马太福音》第19章,我们看见耶稣的布道方式与很多人完全不同。他首先不是强调信仰所要带给人的好处,他首先强调的是信仰所要人付的代价。一个人若不能先算清代价再跟随耶稣,那他跟随的很有可能不是耶稣,而是他心里的偶像。
在《马太福音》第19章,有位富足的少年官来求问耶稣,渴望得永生。可是,耶稣没有着急接纳他,肯定他。相反,耶稣对他说:“你若愿意作完全人,可去变卖你所有的,分给穷人,就必有财宝在天上;你还要来跟从我。”(太19:21)
结果,这位富足的少年官如何抉择呢?圣经告诉我们,他“就忧忧愁愁地走了,因为他的产业很多。”(太19:22)
从这位富足少年官的表现,我们可以看见,他敬拜的是财神,而不是真神!在他心里,财神才是他真正的偶像,而这个偶像,绝对可以败坏他的灵魂。
这段经文告诉我们:心里钟爱一个偶像,可以永远败坏一个灵魂。虽然救恩是从神而来白白的礼物,但是,基督却不会将它赐给双手紧握着其他东西的人。
第一,偶像,会被隐藏在敬虔的外表下
《马太福音》并没有告诉我们这位少年官的渴慕。可是,《马可福音》却告诉我们,这位少年官来见耶稣,不是被别人邀请过来的,不是被别人生拉硬拽过来的。这位少年官,他是主动地来接近耶稣,求问耶稣。
在《马可福音》第10章,圣经告诉我们:“耶稣出来行路的时候,有一个人跑来,跪在他面前。”(可10:17)这个主动跑过来,跪在耶稣面前的,正是这位富足的少年官。
这位少年官很富足,但他不是坐着轿子来求问耶稣的,他跑过来,跪在耶稣面前。“跑”表明少年官的急切,“跪”表明少年官的真切渴求。面对一个对福音如此感兴趣的人,我们应该怎么回应他?
我们应该着急地肯定他,鼓励他,称赞他的渴慕吗?我想,在大部分教会,只要一个人稍微表现出“跑”的意愿,“跪”的姿势,他或许就已经被称为超级基督徒,非常属灵的基督徒了。
我知道有些教会,他们的领袖,他们的同工看起来都很属灵。但是,他们在生活中,依然有大量的偶像。他们要么紧紧抓住自己的名声,要么紧紧抓住教会的奉献,甚至对婚姻不忠。他们愿意放弃一点点偶像,但是他们不愿意放弃他们内心最深的那个偶像,这个偶像,最后反过来败坏他们的灵魂。
这位少年官也是如此。从外表上看,你可以看见他很渴慕。但是,他有没有这样的心志,就是不让财神,而是让真神成为他惟一的救主呢?他是不是真的愿意爱神,超过其他一切呢?
显然,这位少年官的信仰,还是流于表面,而不是发自内心。当他真正面对耶稣要他弃绝财神的挑战,他宁愿选择财神,而不愿选择真神。
第二,偶像,会被暴露在真实的挑战中
少年官身上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。
首先,少年官有很多财富,在当时有一定的身份地位。年少多金,谁都喜欢不是吗?
其次,少年官有“渴慕”的心态。他主动跑到耶稣面前,跪在耶稣面前,寻求永生。
第三,少年官有“敬虔”的行为。当耶稣问他是否遵行“不可杀人;不可奸淫;不可偷盗;不可作假见证;当孝敬父母;又当爱人如己。”的诫命时,少年官坚定地回答:“这一切我都遵守了。”(太19:18~20)
虽然,少年官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。但是,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:他不认识自己的罪,哪怕知道,他也不愿意离弃自己的罪。
如果抛开“认罪悔改”不讲,那么这个少年官一定是我们当中最好的慕道友。如果他不是慕道友,那他应该是我们教会当中那位最属灵、最敬虔的教会成员。如果他年纪稍微大一点,他应该是我们教会中最好的长老预备人选。
在一个不讲或者忽略“认罪悔改”的教会,这个少年官绝对是备受欢迎的。但是,在耶稣面前,这个少年官是不被接纳的,甚是可以说是被拒绝的。
为什么?因为他的神,是财神,而不是真神。
耶稣没有接纳这位少年官,并不代表耶稣不爱这位少年官。耶稣爱这位少年官,所以他希望这位少年官真正看见自己的罪,离弃他的罪,好让他的灵魂可以永远得救。
为了更好地帮助这位少年官,耶稣对他说:“你若愿意作完全人,可去变卖你所有的,分给穷人,就必有财宝在天上;你还要来跟从我。”(太19:21)
结果,这个少年官就“忧忧愁愁地走了,因为他的产业很多。”(太19:22)
莱尔主教在评价这位少年官时说:“心里钟爱一个偶像,可以永远败坏一个灵魂。”
财宝,就是这位少年官心里的偶像。他虽然有追求永生的一切愿望,但是他却爱财宝胜过爱耶稣,这个偶像让他最终远远地离开耶稣。
在圣经中,我们看到很多类似的人,他们愿意听耶稣讲道,愿意跟随耶稣,但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放弃心里的偶像,他们最后要么离开耶稣,要么背叛耶稣,甚至杀死耶稣。
第一个典型例子是希律王。大家可能不知道,希律曾经也是个高级慕道友。马可告诉我们:“希律知道约翰是义人,是圣人,所以敬畏他,保护他,听他讲论,就多照着行,并且乐意听他。”(可6:20)
然而,希律王爱西罗底胜过爱耶稣,希律王爱他的权势胜过爱耶稣。结果,他因为钟爱他的偶像,最后杀死约翰。
第二个典型例子是彼拉多。在我们眼中,彼拉多也可能是很好的慕道友。彼拉多知道耶稣没有罪,他在祭司长和众人说:“我查不出这人有什么罪来。”(路23:4)彼拉多的做法很明显,他想释放耶稣。他想让耶路撒冷的百姓,释放耶稣,而不是强盗巴拉巴拉。
虽然彼拉多三番四次努力想要释放耶稣,但这是在不威胁自己的统治,不威胁自己的名声的前提下进行的。一旦他的统治和名声受到威胁,他就把耶稣钉在了十字架上。
亲爱的弟兄姐妹,少年官的偶像是财富,希律王的偶像是女人,彼拉多的偶像是权势。你心里的偶像是什么?
偶像,有可能会隐藏在我们敬虔的外表下。偶像,有可能会隐藏在我们的读经、祷告、聚会中。可是,当我们真正去在乎耶稣说的话,当我们真正去遵行耶稣说的话,你就会发现,你心里的偶像原来是如此之多,又是如此难除掉。
一个人不觉得自己心里有什么偶像,不是因为这个人有多么圣洁,而是因为这个人根本不在乎遵行神的话语。但是,认真对待耶稣所说的话,认真遵行耶稣所说的话,会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心里的偶像。
发现偶像还不够,我们还要弃绝偶像。正如这位少年官,他发现自己敬拜财神还不够,他还要弃绝财神,敬拜真神。
第三,在神凡事都能
我们不可能靠自己弃绝偶像。即便我们非常想要弃绝偶像,但是偶像还是会紧紧地抓住我们,把我们打倒在地,捆绑我们,不让我们离开。
面对心里的偶像,我们心里的力量是如此微小,又是如此不堪一击。因此,门徒说:“这样谁能得救呢?”(太19:25)
没有来自真神的力量,假神就不能被打败。因此,耶稣说:“在人这是不能的,在神凡事都能。”(太19:26)
“在神凡事都能”,这节经文不是告诉我们,靠着神,你可以成为富足的衣食无忧的少年官;这节经文是告诉我们,靠着神,你可以从富足的少年官,变成撇下一切跟从耶稣的门徒。
或许,读一读财主撒该的故事对我们会有些帮助。当耶稣走进撒该的生命中,撒该立刻就回应耶稣,对耶稣说:“主啊,我把所有的一半给穷人;我若讹诈了谁,就还他四倍。”(路19:8)
原来,《马太福音》作者马太的偶像是财神,少年官的偶像是财神,撒该的偶像也是财神。马太和撒该走出来了,可是,少年官还没走出来。
少年官没走出来,是因为他没有看见:财神,只会让他离地狱越来越近,却绝对不可能拯救他脱离地狱的审判。
少年官没走出来,是因为他没有看见:耶稣才是真正的富足的少年官,他撇下天上一切的财宝,来到地上过着穷苦困顿的生活,就是为了拯救他的灵魂。
如果你的灵魂,值得耶稣撇下天上一切的财宝,来为你被钉死在十字架上。那么,你为什么那么轻看自己的灵魂,仿佛它根本不值钱呢?你的灵魂,你的生命,不比一切都更贵重吗?
心里钟爱一个偶像,可以永远败坏一个灵魂。虽然救恩是从神而来白白的礼物,但是,基督却不会将它赐给双手紧握着其他东西的人。
求主的救恩临到我们每一个人,让我们愿意松手,放开我们心中至爱的偶像,然后紧紧地抓住耶稣基督。
“在人这是不能的,在神凡事都能。”(太19:26)
若我们心里还有什么偶像,求主让我们奔向耶稣,呼求耶稣,就是不要忧忧愁愁地离开耶稣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