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天:误解大使命,让教会停滞不前(太28章)
阅读经文:马太福音第28章。
背诵经文:“所以,你们要去,使万民作我的门徒。”(太28:19)
请你想象这样一幅场景,有一个穷苦家庭,他们已经生了5个孩子,但是因为贫穷,他们无法养活这5个孩子。实际上,在这5个孩子中,已经有3个孩子被活活饿死了,剩下2个孩子嗷嗷待哺。在这种情况下,这个穷苦家庭不是想着怎么养活这2个孩子,而是想着继续再生5个孩子,你会不会觉得这个穷苦家庭的父母疯了?
我觉得,有些教会已经疯了。他们只顾生,不顾养。他们热心传福音,却不花时间思考怎么牧养。结果是生的越多,死的越多。越生越多,越死越多。活下来的人呢?也已经严重营养不良,嗷嗷待哺。
传统教会认为,大使命最重要的就是传福音。所以,教会就大力推动福音工作,却忽略了教导和门训。结果是相信福音受洗的人越来越多。但是,那些不被牧养慢慢离开教会的人也越来越多。
最后,你会发现一个很怪异的现象:教会每年都有很多人受洗,同时又有很多人离开,因此教会总体人数却没有明显增长。这都是因为我们误解了大使命:只注重传福音,却忽略教导和门训。
在《马太福音》第28章19-20节,耶稣在升天前对门徒说:“所以,你们要去,使万民作我的门徒,奉父子圣灵的名,给他们施洗。凡我所吩咐你们的,都教训他们遵守,我就常与你们同在,直到世界的末了。”(太28:19~20)
在这段经文中,主动命令时态的句子是“使万民作我的门徒”。谓语动词,也就是次动词是“去,施洗,教导”。这告诉我们:大使命的核心目的不是传福音,而是“使万民作耶稣的门徒”。传福音,不是大使命的全部,而只是大使命的一部分而已,更重要的在后面,就是“教训他们遵守”耶稣一切所吩咐的命令。
根据《马太福音》28章19-20节,我们看见大使命有一个命令,三个动作。这个命令就是“使万民作耶稣的门徒”。如何完成这个命令呢?答案是通过以下三种行动:第一,去传福音;第二,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;第三,教导他们遵守耶稣所吩咐的。
今天,我想和弟兄姐妹分享如何通过这三种行动使万民作耶稣的门徒。
第一,我们要去传福音(19节)
耶稣告诉门徒的第一件事,就是“你们要去”。(太28:19)
关于传福音,我们现在大部分的做法都是来。教会通常邀请弟兄姊妹来教会,也邀请慕道友来教会,然后在教会中给他们传福音。因此,你会发现,教会当中那些信主越久的基督徒,非基督徒朋友往往越少。这都是因为他们只注重“来”,而不是注重“去”。
换言之,我们不应该只是在教会里传福音,我们更应该在工作中,在邻居中传福音。教会牧养信徒,装备信徒,很重要的一个目的,就是让他们有爱心,有见识,有生命在他们的生活中为主作见证,传扬主的福音。这是“去”的含义。
亲爱的弟兄姐妹,在传福音过程中,我们应该怎么“去”传福音?曾经,我妻子每次都去同一家理发店理发,目的就是为了和理发师建立关系,给他传福音。后来,她真的给理发师送了福音单张,传了福音。曾经,我去菜市场买菜,也只去一个固定菜市场的固定摊位买菜,目的同样是为了和买菜的人建立关系,给他传福音。
如果我们有传福音的意识,你会发现无论是理发、买菜,还是打车、陪孩子上补习班,处处都是传福音的机会。因此,我们并不缺乏传福音的机会,我们乃是缺乏传福音的意识,缺乏传福音的智慧和勇气。问题不是没有传福音对象,而是我们愿不愿意去传福音?
当然,去传福音和邀请别人来教会参加福音聚会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,就是去传福音的人,必须自己首先明白福音。倘若一个人自己不明白福音,他一定无法顺服耶稣的命令去传福音。哪怕他去传福音,他传的也不是耶稣所传的福音。
这就是为什么去年教会邀请弟兄姐妹参加门训班健康教会九标志《人生二路》和《信仰释义》课程的学习,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,就是预备弟兄姐妹去传福音。
第二,我们要让人明白施洗的含义(19节)
耶稣告诉门徒的第二件事,就是“给他们施洗”。(太28:19)施洗,在当时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动作,它对每一个受洗的人来说都意义深远。施洗,意味着一个人决志离开原来的生活,开始一种新的生活方式。
受洗,是一种公开的表达,表明我不再为自己活,乃是要为主而活。受洗,是一种公开的表达方式,让所有人看见,我已经从撒但的阵营,进入到耶稣的阵营。
受洗,在当时是一种投名状,表明自己跟随主的决心。在《水浒传》中,豹子头林冲想要加入梁山,就必须纳投名状。林冲不知道这投名状是啥,朱贵只好向他解释,跟他说:“但凡好汉们入伙,须要纳投名状。是教你下山去杀得一个人,将头献纳。”
古代,若有人要落草为寇,必须杀人取人头作为投名状。但是,受洗纳投名状,不是要杀别人,而是要杀自己。我们必须立志杀死自己的老我,立志弃绝自己的一切偶像崇拜,立志不再为自己活,而是为主而活。
这是施洗的含义,这并不表示我们能够完全做到,但是受洗的人必须有这样的立志。换言之,受洗,不是一种宗教形式,而是公开表明我愿意治死一切缠累我们的罪,让耶稣作我的心中王。
第三,我们要教训他们遵守耶稣的话(20节)
耶稣告诉门徒的第三件事,就是“教训他们遵守”。(太28:20)
为什么现在很多教会缺乏牧师,缺乏同工,缺乏接班人?因为教会缺乏真正的门徒训练。教会可能大力传福音,也热衷于给人施洗,但是却忽略了最重要的第三个步骤:“凡我所吩咐你们的,都教训他们遵守。”(太28:20)
我知道一个教会,全教会都很热衷于传福音,教会很乐意为仅仅表示愿意相信的人施洗。但是,那些接受洗礼的人是如何生活的呢?他们其中有些人几乎不参加主日聚会,更别说参加小组聚会。即便他们稳定参加主日聚会,他们也只不过是周日基督徒。在其余六日中,他们跟不信的人完全没有两样。
在过去,你可能发现教会有些人热心聚会,热心服侍,但是在家里,在工作中,他们并没有真正遵守耶稣的命令。一间教会最可怕的现象,就是有人传福音,有人受洗,有人热心服侍,但是甚少有人真正明白和顺服耶稣所吩咐的命令。这是教会停滞不前,不能复兴的主要原因。
在《马太福音》7章21节,耶稣曾对门徒说:“凡称呼我‘主啊,主啊’的人,不能都进天国;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,才能进去。”(太7:21)
这节经文告诉我们,受洗不能使人进天国,惟独遵行天父旨意的人,才能进去。从一个人有没有立志遵行天父的旨意,我们可以看出他相信福音,他受洗,究竟只是一种宗教仪式,还是真的在向主纳投名状。如果只是一种仪式,这种仪式并不能让人得救作耶稣的门徒。
◎结语
在《马太福音》28章19-20节,耶稣在升天前,对门徒说:“所以,你们要去,使万民作我的门徒,奉父子圣灵的名,给他们施洗。凡我所吩咐你们的,都教训他们遵守,我就常与你们同在,直到世界的末了。”(太28:19~20)
这是《马太福音》的最后2节经文,也被我们称为大使命。如果我们只是把大使命理解为传福音和受洗,而忽略“凡我所吩咐你们的,都教训他们遵守”,那教会一定会停滞不前。我说的停滞不前,不是聚会的人数没有增长,而是指真正得救的人数,真正相信和顺服耶稣的人数,没有增长。
求主怜悯我们,让我们教会成为真正顺服大使命的教会,也就是成为去传福音、去给人施洗,去教训人遵守耶稣一切命令的教会。我们一起来祷告:
根据经文祷告:
亲爱的主耶稣,我们感谢你,在世上建立教会,让我们在教会里被牧养得生命。我们为我们的教会祷告,求你带领我们教会不只是成为去传福音、去给人施洗的教会,也求你更加带领我们教会成为去教训人遵守你一切命令的教会。同时,我们也为自己祈求,求你带领我成为一个忠心顺服你命令的人。如此仰望祷告,是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,阿门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