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天:在艰难中,我们需要看见耶稣的同在(可5章)
阅读经文:马可福音第5章。
背诵经文:“耶稣就和他同去。”(可5:24)
瑞士心理学家贝特·萨勒曾做过一个与“延迟满足”相关的实验。他对一群四岁的孩子说:“桌上放2块糖,如果你能坚持20分钟,这两块糖就给你。但你若不能等这么长时间,你现在就可以拿一块糖离开。”
12年以后,萨勒发现,凡熬过20分钟的孩子,都有较强的自制能力。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强,充满信心。但是,那些选择马上吃糖的孩子,则表现为犹豫不定、多疑、神经质、好惹是生非、任性、顶不住挫折。
因此,心理学家认为,一个孩子,若能够学会“延迟满足”,对他今后的性格培养和事业成功,都有极大的积极作用。
问题是,我们都不喜欢“延迟满足”。对于心里强烈的愿望,我们希望神即刻满足。对于迫切的代祷恳求,我们希望神马上垂听。我们总是希望越过那“20分钟”,让神马上满足我们的需要。因此,我们的信仰也总是起伏不定,忽上忽下。
我们希望神按照我们的时间表行事,表明我们心里,已经把自己当成神,而不是把神当成神。如果我们真把神当成神,我们会谦卑顺服他的时间表。简言之,在信仰上,我们也需要学会“延迟满足”。
信仰上的“延迟满足”,就是让神根据他自己的时间,在我们身上作成他自己的工作。我们不是让神根据我们的时间做事,而是让我们自己顺服神的时间耐心等候。问题是,我们可以如何在各样的环境中耐心等候神?答案是相信神的同在。这是《马可福音》第5章要告诉我们的其中一个信息。
在《马可福音》第5章,有一个人,名字叫睚鲁。睚鲁是管会堂的,他十分着急地想要见到耶稣。在《马可福音》5章23节,当他见到耶稣,就俯伏在他脚前,再三地求他说:“我的小女儿快要死了,求你去按手在她身上,使她痊愈,得以活了。”(可5:23)
面对睚鲁的祈求,耶稣没有犹豫,耶稣放下了当时的所有事工,跟随睚鲁回家。正如《马可福音》5章24节告诉我们:“耶稣就和他同去。”(可5:24)
我们可以想象睚鲁此时的心情。他的小女儿快要死了,他一定希望耶稣赶紧去他家,医治他女儿。他一定希望,耶稣不是走着去他家,而是快跑着去他家。他一定希望,耶稣可以争分夺秒,而不是耽延。
可是,在去睚鲁家的路上,耶稣突然停下了脚步。而且,耶稣停下脚步,不是为了医治一个病得更重的人,而是为了一个已经病得医治的人。
在去睚鲁家的路上,有一个患了十二年血漏的女人,摸了耶稣的衣裳,病就得痊愈了。按常理,这位女人既然已经痊愈,耶稣就应该放下这件事,去做最重要最紧急的事,就是去睚鲁家救他小女儿。
可是,耶稣偏偏没有。在《马可福音》5章30节,耶稣停下来,问门徒说“谁摸我的衣裳?”(可5:30)然后,他又花时间找这个女人。找着了,耶稣还不罢休。他还要对这个女人说话,他还要这个女人在公开的场合为他作见证,就是承认她是个血漏患者,并且分享她被耶稣医治的经过。
亲爱的弟兄姐妹,你有没有见过120开着开着,突然停下来不开了?并且120停下来,不是为了救治病人,而是对一个已经动完癌症手术,并且已经完全康复的正常人嘘寒问暖。如果你的至亲,就在这辆120里,急需被送往医院抢救,你会不会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着急?
我们可以想象睚鲁此时的心情。他的小女儿快死了,耶稣却在和门徒,和患血漏的女人谈论似乎无关紧要的事情。
论时间,睚鲁是先到的,应该先被医治;论病的严重程度,睚鲁的小女儿肯定更严重。血漏,是种慢性病,今天医治,明天医治,没有很大的区别。更何况,患血漏的女人现在已经痊愈了。但是,睚鲁的小女儿快要死了,差几分钟可能就会丢掉性命,无法挽回。
问题是,为什么耶稣避重就轻,“故意耽延”,不着急去睚鲁家呢?答案是,他要让睚鲁和认识睚鲁的人,经历更大的神迹,得着更大的信心。
在《马可福音》5章35节,圣经告诉我们:“还说话的时候,有人从管会堂的家里来,说:‘你的女儿死了,何必还劳动先生呢?’”(可5:35)
因为耶稣的“耽延”,睚鲁的女儿死了。这个消息对睚鲁来说,可谓五雷轰顶。听见这个消息,他大概已经变得心灰意冷了。经历耶稣“耽延”的挣扎,再经历“女儿已死”的噩耗,睚鲁大概很难对耶稣再产生信心。但是,耶稣却对她说:“不要怕,只要信!”(可5:36)
亲爱的弟兄姐妹,睚鲁刚刚经历耶稣的“耽延”,刚刚听见“女儿已死”的噩耗,他怎样才能够“不要怕,只要信”?答案在《马可福音》5章24节:“耶稣就和他同去。”(可5:24)
即便遭遇如此多无法理解的事情,即便遭遇如此重大的噩耗,睚鲁依然需要看见,此时此刻,耶稣正和他同去。换言之,如果睚鲁只是透过耶稣的耽延,透过女儿的死亡看待耶稣,那他就无法获得信心。但是,如果睚鲁透过“耶稣就和他同去”看待耶稣的耽延,看待女儿的死亡,他就可以充满信心。
这正是耶稣对睚鲁说“不要怕,只要信”的主要原因。耶稣要让睚鲁看见,他正在和他同去。只要有耶稣的同在,无论发生什么事情,睚鲁都不需要害怕,而是可以充满信心地等待一个超乎寻常的恩典。
睚鲁可以相信,不是看见耶稣正在“耽延”,也不是看见“女儿已死”,而是看见耶稣与他同在,并且相信耶稣会将一个更大的恩典,更大的祝福赐给他。
如果耶稣没有“耽延”,众人经历的就是病得医治;耶稣的“耽延”,让病得医治,升级成为死人复活的神迹。耶稣“耽延”,虽然在过程中给睚鲁带来许多的挣扎、无奈、甚至怀疑。但是,最终他却给睚鲁带来更大的信心。
所有事情的发生,都让睚鲁认识到,他不是神。他不能让耶稣根据他的时间表做事,他必须看见耶稣的大能,并且让自己完全降服在耶稣的大能之下。
在一个越发以自我为中心,甚至惟我独尊的时代里,我们特别需要耶稣的“耽延”。祷告没有即刻得到回应,愿望没有即刻得到满足,都在提醒我们“我不是神,耶稣才是神。”耶稣的“耽延”,能够除掉我们的傲慢,医治我们以自我为中心的疾病。
有很多事情,我们都希望神速速为我们成就。有很多事情,我们都容易等得不耐烦。我们等得不耐烦,是因为我们完全关注环境,而没有关注以马内利的神。在睚鲁向耶稣求救的时候,圣经告诉我们:“耶稣就和他同去。”(可5:24)
在艰难中,我们需要看见耶稣的同在。我们不能只是在理性上知道耶稣是以马内利的神,我们必须在心里真实地相信,无论发生什么事情,我们的神都是以马内利的神,都是与我们同在的神。
当耶稣和我们同在,我们就不需要为我们遇到的事情抓耳挠腮。相反,我们可以相信他,把整个事情的经过和结果都交给他,他知道怎样对我们最好。
亲爱的弟兄姐妹,你知道以马内利的神,此时此刻就与你同在吗?你正在催促耶稣吗?你等得不耐烦了吗?让他拉着你的手,做成他要在你身上所作的工。耶稣的同在,首先不是要解决你的问题,而是要更新和改变你,带给你更大的信心。他全然爱你。他知道他在做什么。我们一起来祷告:
根据经文祷告:
亲爱的主耶稣,我们感谢你,我们相信你爱我们,我们相信你正与我们同在。求你赦免我们,因为一旦遭遇什么艰难,我们就很难相信你的同在。我们不知道,你的同在,不是要我们不遭遇艰难,而是要在艰难中带给我们更大的信心,更大的盼望。
求你帮助我们,让我们不要不可救药的,以自我为中心的要求你根据我们的时间表做事,而是让我们相信你,等候你的时间。因为你爱我们,你知道怎样对我们最好。如此仰望祷告,是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,阿门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