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天:耶稣为什么咒诅无花果树?(可11章)
阅读经文:马可福音第11章。
背诵经文:“拉比,请看!你所咒诅的无花果树已经枯干了。”(可11:21)
如果你在不太好的教会待过,你大概会和我有同样的困惑。为什么教会有那么多事工,那么多活动,但我就是觉得不被牧养呢?
深入反思后,你发现,教会把很多精力都放在做事情上,而不是把精力放在服侍人上。
例如,有个教会,在圣诞节来临前半年,就组织大部分弟兄姐妹排演各种节目。在讲道和查经上,他们不花时间。但是,在排演节目上,他们却热火朝天。
结果怎么样呢?大部分人觉得自己很忙。为了所谓的“爱”和“传福音”,他们拼命排练圣诞晚会节目,甚至连查经班也不参加了。更加可悲的是,有很多弟兄姐妹,对排练圣诞节目的兴趣,远远大于对聆听神话语的兴趣。
在《马可福音》第11章,当时的宗教环境就是这样。在圣殿里,有各样事工,有各样看似充满“爱心”的买卖交易。但是,你发现,在这一切的忙碌中却没有真正的敬虔。他们像被耶稣咒诅的无花果树一样,只有叶子,没有果子。
因此,在《十架君王》这本书里,提摩太·凯勒牧师说:“我们可以忙碌投入教会各种事工中,却没有内在真正的改变,也没有真心实意地去关爱他人。”
面对当时“只有繁忙,只有交易,却没有实质敬虔”的宗教人士,耶稣讲了一个无花果树的比喻。圣经记载,耶稣远远地看见一棵无花果树,树上有叶子,却没有果子。在《马可福音》11章14节,耶稣就对树说:“从今以后,永没有人吃你的果子。”(可11:14)
第二天,门徒看见这棵无花果树连根都枯干了。他们经不住好奇,就对耶稣说:“拉比,请看!你所咒诅的无花果树已经枯干了。”(可11:21)
关于无花果树被咒诅的故事,我们必须注意,第14节,是耶稣咒诅无花果树;第21节,是门徒看见无花果树已经枯干了。在14节和21节之间是什么内容?在14节和21节之间,是耶稣洁净圣殿的故事。因此,无花果树的故事,在某种程度上不是无花果树的故事,耶稣是要借着咒诅无花果树的故事,去描述圣殿里那些“只有宗教行为,却没有真实敬虔”的人,以及他们将会遭到的咒诅。
在无花果树比喻的中间,马可插进了这样一段叙事,特别是在《马可福音》11章15节,耶稣说:“耶稣进入圣殿,赶出殿里做买卖的人,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之人的凳子。”(可11:15)
所以,事情的发生经过是这样的。首先,耶稣咒诅无花果树;其次,耶稣洁净圣殿;第三,无花果树枯干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耶稣为什么咒诅无花果树。具体而言,耶稣咒诅无花果树有以下三个原因:
第一,耶稣“咒诅”无花果树,因为无花果树象征着不结果的以色列民。
耶稣所遇见的这棵无花果树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特征:一个是它枝叶繁茂,一个是它不结果子。
莱尔主教在《马太福音释经默想》里说:“这棵无花果树长满叶子,却没有果子,这是一个惊人的象征,反映出主耶稣在地上时犹太民族的信仰状况。犹太宗教拥有可向外炫耀的一切,它有圣殿、祭司制度、每天的礼拜、年度的节期、旧约圣经、利未人的各样礼仪、早晚的献祭。但在这些很好的叶子底下,犹太人的宗教完全没有果子。它没有美德、没有信心、没有爱、没有谦卑,没有灵性,没有真正的圣洁,没有接受弥赛亚的意愿(约1:11)。”
换言之,耶稣“咒诅”无花果树,是为了警告那些只有敬虔外表,却背了敬虔实意的以色列民,若他们没有结出果子来,与悔改的心相称,也要如此灭亡。
当然,圣经不仅对当时的以色列民说话,也对我们说话。如果我们只是满足于参加主日聚会,领受圣餐,被人称为基督徒,内心却没有改变,还没有离弃罪,那我们就是在每天触动神的怒气。总有一天,我们也会像无花果树那样灭亡。
第二,耶稣“咒诅”无花果树,因为在耶稣眼中,以色列民比无花果树更宝贵。
耶稣“咒诅”无花果树,并非显明他是残暴无情的君王——竟然因为肚子饿没得吃而大发雷霆。相反,耶稣“咒诅”无花果树,恰恰显明他是良善仁慈的救主——他竟然为预留给悖逆的以色列民悔改的机会,致使出自他手的受造物受损。
你知道吗?我们常常因为孩子打破家里的花瓶,摔坏自己的手机而严厉责备他,但是耶稣却愿意为我们的缘故打破家里的花瓶,摔坏自己的手机,好让我们知道,他爱我们胜过爱花瓶和手机。
我们也常常因为世上的成就,世上的财富,世人的认可而选择离弃耶稣,但是耶稣却愿意为我们放弃天上的成就,天上的财富,天使的敬拜。
在耶稣眼中,人总是比事情更重要,人的灵魂也总比物质世界的任何东西都重要。问题是我们看重什么?
如果我们只是看重”无花果树“的得失,我们就只能看到自私、愤怒的耶稣。但如果我们看重”以色列民“灵魂的得救,我们就能看到良善、仁慈的耶稣。
第三,耶稣“咒诅”无花果树,是为了让以色列民将来不被咒诅;耶稣“咒诅”无花果树,是为了显明他对以色列民深重的爱。
其实,耶稣完全可以绕过“咒诅”无花果树,直接“咒诅”一部分以色列民,好杀鸡儆猴对吗?为什么耶稣不这样做?因为耶稣深爱以色列民,他不愿意一人沉沦,而愿人人都悔改。
耶稣爱以色列民到一个地步,甘愿让他亲手所造的无花果树枯萎。耶稣爱以色列民到一个地步,甘愿让他自己成为”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“被上帝审判。
这棵枯萎的无花果树本应是所有以色列民最终的结局。但是,为什么?这样的结局最终没有降临在以色列民身上,也没有降临在我们这些罪人身上,却降临在那最无辜最圣洁的耶稣身上?
耶稣,本来是结果子最多的人子。但是,在十字架上,他却像一颗没结果子的无花果树一样被咒诅,被审判。为什么?因为耶稣爱我们,他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担当了所有不结果子的罪,好让我们有机会悔改,按时候结果子。
换言之,耶稣爱我们,拯救我们,不是为了让我们像以前那样继续过假冒伪善,只有宗教却没有福音的生活。耶稣爱我们,拯救我们,是为了让我们可以结出果子来,与悔改的心相称。
亲爱的弟兄姐妹,你是否也像这颗被耶稣咒诅的无花果树,空有叶子,没有果子?你虽然有读经,有祷告,但是你心里是否真的渴慕与耶稣亲近?你虽然也聚会,也奉献,但是你在生活中是否真的敬畏神和顺服神?
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,司布真牧师在他的讲道中,列举了以下三种“空有叶子,没有果子”的基督徒:
第一种是只说不做的基督徒。司布真说:“你会遇到一些人,他们是多么爱基督啊!他们是怎样甜蜜地谈论他啊!但他们为主做了什么?什么也没做!什么也没做!他们的爱只是从嘴里冒出来的气,仅此而已。”
第二种是只进不出的基督徒。有些人只是满足于把有余的、剩下的、边角料的零钱奉献给基督,而不是让耶稣作他们财产的主。司布真说:“他们嘟囔着爱基督,却拜倒在玛门的神龛前。”
第三种是挑剔抱怨的基督徒。司布真说:“他们一眼就能看见别人的毛病!这个教会不对,那个教会也不对,还有那个传道人;……他们能看到各个教派的缺陷,注意到很少有教会在真正遵行圣经。他们抱怨爱的缺乏,但正是他们造成了这种缺乏!……这无花果树预表的就是这些人。”
亲爱的弟兄姐妹,你是哪种基督徒?无论是哪种,我们都有机会悔改。如果我们从未开始结果子,那么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。求神帮助我们,不断结出果子来,与悔改的心相称。我们一起来祷告:
根据经文祷告:
亲爱的主耶稣,我们感谢你,感谢你依然怜悯我们,没有把我们砍下来丢在火里,反而借着各种方式提醒我们要结出果子来,与悔改的心相称。求你使我与你有更深的联结,好使我得以成为多结果子的好树。如此仰望祷告,是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,阿门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