恩典的驱动力
人若相信基督教特有的教义,就容易顺从基督教特有的要求。当被要求要至爱神时,其他人可能对此感到震惊;但基督徒并不惊惶,因为神曾向他显现,赐予他平安,赦免了他的罪,赐给他与神和好的一切自由。
当听说要将世界从心中驱逐出去时,这对那些没有什么来代替世界的人而言是不可能的;但这在基督徒而言,并非不可能,因为神是他满足的最真实的份。
当听说不要再爱地上之事时,这对于那些心里匮乏再无可爱之物的人而言,这命令无异于要求他自我毁灭;但这对基督徒来说并不痛苦,因为他的眼睛已被打开,看见了天上的可喜爱的荣耀之物,他的灵魂在那里寻得一切爱情,找到最满足和最幸福的归宿。
当被告知不要定睛在可见和暂存的事物时,对有的人而言,这等同于遮蔽他眼前一切可见的亮光,因为他们的有罪本性与永恒喜乐之间隔着一堵墙;但对于因信基督已经拆毁这墙的人,当他藉着信心看到那眼不能见、存到永远的事物时,他就会发现有光照耀在自己灵魂之上。
告诉一个人要圣洁,但他与圣洁同行就意味着是与绝望同行时,他如何能做到呢?正是十字架的代赎,调和了立法者的圣洁和犯罪之人的安全,并且开了一条路,让成圣的影响可以进入罪人的心,如今神已经就近他,与他和好了,他与神的性情有份并逐渐有他的样式了。
将福音的要求和福音的教义分开,你要么得到一个不切实际的称义体系,要么得到一个贫瘠荒凉的正统观念。而将要求和教义结合在一起,基督的真门徒就能倚靠教义赐予他的力量做到那些要求。动机与行为相称,福音所要求的顺服并不超出人的能力程度,正如福音教义并不超出人的接受程度。
信心的藤牌,救恩的盼望,神的道,还有真理的腰带,他已经穿上了这全副军装;人凭借这些就能赢得战斗,抵达高处,进入一个无往不利的新领域和新未来。这果效是巨大的,但与之对应的动因也同样巨大;尽管这种基督教诫命所要求的道德新生命的确十分惊人,但基督教信仰中有足够的力量使之存在并使其延续。福音的目标,既包括安抚罪人的良心,也包括洁净罪人的心;但必须注意,只要损害了其中一个,也会损害另一个。丢掉污秽情感的最好方式,就是接受清洁的情感;藉着对美善之事的爱,可以驱逐对邪恶之事的爱。
因此,福音越是白白得来的,就越能使人成圣;福音越是作为恩典的教义被人接受,人就越能体会福音是关乎敬虔的教义。这是基督徒生命中的一个奥秘,一个人接受神的供养越多,他回报的服侍就越多。
人若是活在“若遵行就必因此活着”的原则下,恐惧之灵就必然会进入他的心中;律法式交易的猜忌也会赶走神人之间的一切信任;受造物竭力追求与造物主平起平坐,平等交易,实际上所追求的不过是一己之私,绝非神的荣耀;尽管他努力遵守一切律例,但顺服之灵却不在其中;他的思想并不顺服神的律法,事实上,在这种经世中,他永远不能顺服神的律法。
唯有在福音中,接纳是作为礼物被赐下,无需金钱,无法标价,人在神那里的安全感才不会受到干扰,人也才能在神那里得到安息,人对神才能像一个朋友对他的朋友的信任一样,对神建立起他的白白和慷慨的认识;一方对做与另一方有益的事而感到欣喜,而另一方也才会发现,他内心最真实的快乐是在于对恩典的回应,这唤醒了他的心,使他领悟到一种全新道德生活的魅力。
来源:本文选自托马斯·查默斯选自《新情感的驱逐力》,清教徒文献翻译社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