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诗《这是天父世界》《 This Is My Father’s World 》
经文:“耶和华造天、地、海和其申的万物,他守诚实,直到永远。”(146:6)
诗歌背景:
作者巴布科克 (Mal tbie Davenport Babcock,1858-1901)是一位有特别恩赐与能力的罕见人才,是集音乐家、运动员、学者、诗人与传道人于一身的福音战士。他1858年8月3日出生在美国纽约显赫的世家,自童年就活力充沛。大学毕业后,继入神学院深造,个性随和活泼的贝柯,不论在课堂上或运动场上,不论是音乐技巧或剧社台风,都是这两个学校里的第一流领袖人物。
巴布科克1882年起被长老会按立为牧师。1886-1899年间,他历任美国好几个礼拜堂的牧师,于1899年继范•戴克斯任纽约湖边长老会大教堂的牧师。他的讲道生动活泼,达观有力,深获各界的爱戴。附近霍布金斯大学(HopkinsUniversity)的师生,对他更是十分仰慕,特为他在校院内设一办公室,以便他与学生能经常交通。十四年来,无数学生受益于他的辅导。
巴布科克酷爱大自然,他经常利用清晨到附近山上漫步,他逢人便说:“我要去看我天父的世界。”,在那里远眺安大略湖的湖光景色,自晨曦中欣赏完美的天父世界。当他发现山上有四十多种鸟时,就说:“我愿听小鸟用歌声赞美上帝。”,他深以从大地上所有的创造物,都可以看出神奇妙的作和荣耀的光辉,又可以从雀鸟的歌声和花草的呢喃,听出神的话语。黎明的晨光、美丽的花朵,都像是在酬谢神的大恩,并颂赞主的伟大。本诗就是他从野外回来以后,专为儿童而写的。
这首诗在他逝世后才发表,原诗共有十六节,摘录成三节。其主题在表明神是“父”的身分,因在旧约中,神有十六种尊称,“父”是其中之一。旧约中虽很少引用“父”字,但在新约中,耶稣不断以“父”来称呼 神。巴布科克除了述说天父世界的美景与万物颂扬外,他也在人类社会变化万千的过程中,看到神的同在和大能,诚如第三节所言:“求主叫我不忘,罪恶虽然好像得胜,天父却仍掌管”。巴布科克让我们看见:基督徒的生活并不是一味的严肃、毫无生气,反倒应当能够从神支取属天的喜乐,以致我们内心得着力量与满足。
本诗的曲调是由巴布科克的好友,美国长老会平信徒领袖兼业余音乐家谢泼德(F. L. Sheppard 1852-1930)根据童年时自母亲学得的英国民谣改编而成。旋律朴素流畅,节奏明快,唱起来倍感亲切,令人处身于“树木花草,苍天碧海”,“述说天父全能”的美好意境之中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