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随基督的代价
经文:“天国好像宝贝藏在地里,人遇见了就把它藏起来,欢欢喜喜地去变卖一切所有的,买这块地。天国又好像买卖人寻找好珠子,遇见一颗重价的珠子,就去变卖他一切所有的,买了这颗珠子。”(太十三44-46)
我们难道真地必须照字面所说的去变卖一切,且发誓要贫穷度日才能得救吗?不是的!这两个比喻也不是叫罪人必须除掉所有的罪后,才能来到基督这里。但它们的确表示:得救的信心不保留自己的任何特权,也毫无所求。信心也必不会紧抓住心中恋慕的罪,也不珍视地上的所有东西过于基督,也绝不恋栈暗地的自我放纵。信心反倒产生一颗渴慕要毫无条件顺从主的任何要求之心。
魏司坚很清楚地说明这个原则:“耶稣要求祂的门徒放弃地上所有的羁绊和缠累的东西,因为这些与神在他们生命中至高无上的主权相抗衡(太十39,十六25;路十四25-35)。……也就是说,大体上,心灵里面视为最美好而且依附着的一切都必须毁掉,神才可取代迄今为止被这一切占有的位置。”轻视主耶稣这种要求降服的“信心”,根本不能算得上得救的信心。没有人可正当地宣称祂为救主,却拒绝以祂为主。
这两个比喻是清楚地警告那些要得着耶稣却没有计算代价的人。主耶稣自己也劝那些轻率的群众在跟随祂以前要仔细计算代价(路十四28-31)。对那群不愿委身之人的正面反应,祂一点也不欢迎,祂只是在寻找那些愿意投资其一切所有在祂的国度上的人。
聪明的投资者一般不会将全部金钱放在单一的投资标的上。但那却是这两个比喻中那两人所作的。第一个人变卖一切买这块地,第二个人也变卖一切所有的买那颗珍珠。但他们已计算过代价了,而且他们知道所买的是值得最高代价的投资。我们再一次看到得救信心最完美的图画。一个真正相信基督的人不会脚踏二条船。既算过代价,一个真信徒就会乐意为基督献上一切。
摩西算过代价了。圣经告诉我们:他“看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,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赏赐”(来十一26)。他为了基督的缘故受苦,甘愿舍弃世上的荣华富贵。对在法老宫廷内的埃及人而言,他似乎舍富贵而就侮辱。但对摩西而言,他知道自己其实是以埃及换得天上的赏赐。他毫不犹豫地放弃庞大的产业,因他明白天国无价的宝贵。
这才是主耶稣所要求的回应:全心全意的委身。不顾一切代价要得到祂,且是毫无条件的降服。以全部的自己来换救主。那才是唯一会打开天国之门的回应。以这个世界的眼光来看,没有任何比这个所付更高的代价了。但从天国的观点看,那根本算不上是牺牲。
来源:本文选自约翰·麦克阿瑟《耶稣所传的福音》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