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3天:不求自己的益处,只求众人的益处(林前10章)
阅读经文:哥林多前书第10章
背诵经文:“我凡事都叫众人喜欢,不求自己的益处,只求众人的益处,叫他们得救。”(林前10:33)
曾经,有位基督徒,非常想知道天堂和地狱的区别。于是,天使带着他去地狱参观。到了地狱,在他们面前出现一张很大的餐桌,桌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。基督徒说:“地狱的生活,看起来还不错嘛!”可是,天使对他说:“不用急,你再继续看下去。”
过了一会,用餐时间到了,只见一群枯瘦如柴的饿鬼纷纷进来抢最好的位置。然后,他们拿起位置前的筷子拼命给自己夹菜。可是,桌子实在太大了,筷子实在太长了,无论他们怎么拼命给自己夹菜,他们都没办法把菜夹到自己嘴里。
紧接着,天使把这位基督徒带到天堂。这里和地狱是同样的场景,一桌丰盛的佳肴,每人一双五米多长的筷子。不同的是,他们拿起筷子,想的不是用食物喂自己,而是喂对方。每个人用勺子舀起食物,都把食物送到对方嘴上。因此,每个人都吃的心满意足。
这个比喻有很多瑕疵,因为地狱根本不可能有爱宴。但是,这则比喻依然可以提醒我们:天堂和地狱的差别,就是地狱人都很自私,都在求自己的益处,结果是每个人都不得益处。天堂人都很无私,每个人都不求自己的益处,而是求别人的益处,结果是每个人都得到了益处。
亲爱的弟兄姐妹,你可以想一想,在你的婚姻中,在你的家庭中,在你的公司中,你更像是活在地狱里?还是活在天堂里?你还可以想一想,我们自己更像活在地狱里,自私地寻求自己的益处?还是更像活在天堂里,无私地寻求众人的益处?
一、爱是不求自己的益处
今天,我们要默想的经文在《哥林多前书》第10章,在10章24节,保罗说:“无论何人,不要求自己的益处,乃要求别人的益处。”(林前10:24)到了10章33节,保罗继续强调说:“我凡事都叫众人喜欢,不求自己的益处,只求众人的益处,叫他们得救。”(林前10:33)
为什么保罗要对哥林多教会的弟兄姐妹强调这样的观念,就是“不要求自己的益处,乃要求别人的益处”?因为此时此刻,哥林多教会更像是活在地狱里,他们都在自私地寻求自己个人的益处。
例如,在吃肉的问题上,有些人随意吃肉,却不顾及那些心灵软弱,对献过祭的肉有担心的弟兄姐妹。在圣餐的问题上,有些人大吃大喝,却不顾及那些忍饥挨饿的弟兄姐妹。在婚嫁的问题上,有些人只顾着自己的情欲,娶了自己的后母,也不在乎别人会不会因此跌倒。
亲爱的弟兄姐妹,有没有可能,我们也活在这样的自私自利里?我们如何分辨自己是充满自私?还是舍己?在《炼爱:真爱挑战四十天》这本书里,作者说:“每个人都是自私的。如果你发现自己很难牺牲自己的利益,优先考虑别人的需要,那么,你的自私可能比你愿意承认的还要严重。”我们不妨尝试着问自己以下四个问题:
第一,我真的为其他人着想吗?
第二,我想让别人感受到我的爱吗?
第三,别人相信我总是以他的利益为重吗?
第四,别人觉得我是先为自己打算的人吗?
亲爱的弟兄姐妹,面对以上四个问题,你的答案如何?曾经,我的孩子半夜不睡觉影响我休息,我就很烦躁。我的妻子做了不合乎我口味的饭菜,我就很不开心。我为什么会那么容易感到烦躁和不开心?因为我的自私!我的自私,我爱自己,我只求自己的舒适和益处,导致我成为一个总是抱怨和不满的人。
在生活中,我发现很多人感到很痛苦,不是因为他很有爱心,恰恰是因为他没有爱心,活不出神的爱,只能在自己的自私里苦苦煎熬。问题是,我们可以怎样从这样的痛苦中脱离出来?我们怎样才能如保罗所说“不求自己的益处,只求众人的益处”?(林前10:33)
二、爱的能力来自于经历耶稣的爱
在《哥林多前书》11章1节,保罗说:“你们该效法我,像我效法基督一样。”(林前11:1)这节经文告诉我们,保罗的爱不是来自于他自己,而是来自于基督。他爱哥林多教会的弟兄姐妹,是在效法耶稣对他的爱。
因此,爱的能力,首先不是靠自己的努力,乃是靠认识耶稣基督的爱。一个人要学会不求自己益处的爱,他首先要被耶稣在十字架上那不求自己的爱感动和激励。
基督教,首先不是强调你要竭尽全力地爱人。基督教,首先强调的是,你是一个被创造天地的主竭尽全力爱过的人。只有我们被这种爱深深地感动和激励,我们才有能力活出一种充满爱,不求自己益处的生活。
耶稣,他为我们道成肉身在冰冷的马槽,是为了我们的益处;耶稣,他在地上奔波劳碌,没有枕头的地方,是为了我们的益处;耶稣,他被众人羞辱,头戴荆棘冠冕,鲜血淋淋被钉死在十字架上,更是为了我们的益处。
从“卑贱”的出生,到“屈辱”的死亡,耶稣做这一切,都是为了把我们从罪中拯救出来。当我们认识这种至深的爱,我们就有能力活出一种充满爱,不求自己益处的生活。
三、应用:如何具体活出不求自己益处的生活?
问题是,我们知道应该“不求自己的益处,只求众人的益处”,我们也知道要去默想和经历耶稣的爱,因为这是我们爱的源头。那么,我们应该如何在生活中具体活出这种不求自己益处的生命?
在夫妻生活中,如果你的配偶喜欢吃稀饭,你却喜欢吃干饭,那你就主动去做稀饭。如果你的配偶喜欢早点上床睡觉,你却喜欢熬夜,那你就改掉熬夜的习惯,早上上床睡觉,无论是饮食、作息时间、娱乐方式,你首先都不要想你自己的喜好,而是首先要想你配偶的喜好。
在教会生活中也是如此。如果弟兄姐妹一起吃饭,你不要总是想着约自己最方便的时间,也不要总是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餐厅,点自己最喜欢的食物,而是要停下来,让自己根据对方的意愿选择。
我自己知道,我有多么爱自己。因此,我常常求神光照我,让我停下来反思自己的每一言每一行,究竟是在寻求自己的益处?还是在寻求众人的益处?
过去一个星期,我们夫妻和我岳父岳母生活在一起。我们在商量未来一周去哪里度假。我心里想的,就是去大理洱海边上住几天。因为我们夫妻都喜欢那里凉快的气候,我们都想念那里的风,那里的云。可是,我岳父岳母已经去过两次了,他们想去另一个地方。
问题是,我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喜好里,一直想去自己想去的地方。因此,我自动忽略了他们可能并不是很想去已经去过两次的地方。直到前天,我反复思想他们说过的话,我才恍然大悟,我究竟有多么活在求自己益处,而不是求众人益处的光景里。最后,我赶紧和我妻子商量,马上决定去我岳父岳母想去的地方,而不是我们自己想去的地方。
求主不断光照我们,让我们不断意识到自己身上那种只求自己益处的败坏,让我们可以不断悔改,在基督里真正活出“不求自己益处,只求众人益处”的生命。我们一起来祷告:
根据经文祷告:
亲爱的主耶稣,你是爱我们,为我们舍己的主。你降生,你受苦,你钉十字架,都不是为了自己的益处,而是为了我们众人的益处,使我们得救。
求你让我们每一天都被你的爱深深地激励和感动,以至于我们渴望效法你,渴望活出“不求自己益处,只求众人益处”的生命。如此仰望祷告,是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,阿们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