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2天:不再作小孩子(弗4章)
阅读经文:以弗所书第4章
背诵经文:“使我们不再作小孩子,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。”(弗4:14)
如果在教会的时间足够长,你一定会发现,哪怕经过十年,二十年,甚至三十年,有些弟兄姐妹的生命依然没有发生改变。他们对神的认识没有成长,以至于很简单的世俗潮流,异教思想也能把他们掳走;他们对神的生命也没有成长,以至于轻微的试探和诱惑,就能使他们陷入嫉妒、愤怒、埋怨、贪婪等各样的罪中。
在《马太福音》18章3节,耶稣说:“你们若不回转,变成小孩子的样式,断不得进天国。”(太18:3)在这里,耶稣是要我们回转像小孩子一样单纯地信靠天父,而不是要我们回转像小孩子一样单纯无知。
在教会里。最遗憾的莫过于,随着时间逝去,我们发现越来越多弟兄姐妹失去了起初小孩子般的单纯信靠,却依然保留小孩子那种简单无知,没有分辨力。
钟马田牧师说:“我觉得最可悲的一件事,莫过于看见有些基督徒一直在原地踏步,毫无长进。他们到了最后仍然跟起头时一样,是一个小孩子。他们一开始就自认为具备一切了,他们在属灵上始终未长大,终其一生都作小孩子。”
无论在哪个时代,教会都不缺少属灵巨婴。他们像小孩子一样无知,又像小孩子一样任性。因此,在《以弗所书》第4章,保罗告诉我们,神在教会赐下牧师和教师,就是为了使我们认识耶稣,得以“长大成人,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”。(弗4:13)
在讲完神的目的是要我们“长大成人,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”(弗4:13)后,保罗继续劝勉以弗所教会的弟兄姐妹“不再作小孩子,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,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,飘来飘去,就随从各样的异端。”(弗4:14)
关于“长大成人……不再作小孩子”这2节经文,加尔文将基督徒的生命分为三个阶段:
第一个阶段是起点,也就是“孩童”阶段。加尔文说:“孩童”就是那些尚未立志选择“主的道路”的人,他们踌躇不决应走的路,忽东忽西,始终犹豫动摇。
第三个阶段是终点,也就是“成熟”阶段。加尔文说:“成熟的基督徒已经完全建立在基督的信仰上,虽然尚未完全,却有智慧和活力来选择那最好的道路,而且不停地向此方向前进。”
当保罗对以弗所教会说“不再作小孩子”时,他形容的就是第二个阶段,就是从起点向终点奔跑的阶段。当我们在基督里重生以后,我们就应当追求成长。因为如果不成长,我们就会面临许多危险。
在《以弗所书》4章14节,保罗告诉我们一直当小孩子,会面临一种很大的风险,就是会“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,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,飘来飘去,就随从各样的异端。”。(弗4:14)
小孩子的特征,就是他没有分辨能力。小孩子对神的话缺乏足够的认识,他们在真理上没有长进,因此容易被骗。在初期教会,有很多假教师兴起。许多基督徒信主不久,也没心思在神的话语上追求长进。他们对神的话语一知半解,当假教师进来宣传另一种信仰时,他们也就不加分辨的接受。因此,在保罗书信中,你经常看到保罗要用许多话劝勉那些随从假教师的人,回到真正的福音上。
我们教会有位老年姐妹,她信主已经数十年。有一年,她去欧洲旅游。她喜欢去那边的教会聚会。她判断教会的标准,就是教堂豪不豪华,里面的人热不热情,有没有爱心。有一次,她去了一个教会,感觉非常好,就拿了好多资料回国,向我们宣传那间教会有多么好。
然而,当我们真正仔细看她拿回来的资料时,我们才发现她去的是耶和华见证人的教会。耶和华见证人一直被我们列为异端,因为他们不承认神是三位一体的神。
亲爱的弟兄姐妹,如果我们不追求在神的话语上长进,我们也会被欺骗,被诱导,被伤害。我们可能会把很多毒药,当成良药甘之如饴地喝下去,最终是我们的属灵生命陷入极大的危险。
约翰·牛顿曾经说:“这世上的人就像孩子。你拿出苹果和钞票,毫无疑问他会选择苹果。”
紧接着,他又说:“想象一个人前往纽约去继承一份丰厚的产业。他坐的马车在离城一里的地方坏了,他不得不步行走完余下的路程。如果我们看见他不住地向人哭诉:‘我的马车坏了!我的马车坏了!’我们会想,这人真是太蠢了!”
一个人,不再作小孩子,越来越长大成人的表现,不只是他越来越渴慕和明白神的话语,更是他越来越在意天上的产业,胜过地上的产业。
简言之,一个人不再作小孩子,不只是指他的属灵知识会得着成长,更是指他的属灵生命也会得着成长。他不会因为失去了“马车”而痛哭流涕,相反,他会把目光定睛在“纽约那份丰厚的产业”,继而奋力奔跑,要快点到达纽约。
亲爱的弟兄姐妹,你的目光越来越定睛天上的产业,并且越来越追求和渴望天上的产业吗?你越来越追求在神的话语上成长吗?过去半年,你对耶稣的认识有越来越多吗?你对耶稣的信靠有越来越多吗?还是依然像个小孩子,只顾在世界上玩耍,浑然不知前方有个更美好的世界在等待着你?
求主恩待我们,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不断成长,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,不再作小孩子。我们一起来祷告:
根据经文祷告:
慈爱的阿爸天父,我们知道,我们一直没有成长,我们一直是小孩子,都是因为我们不渴慕你的话语,不愿意追求成长。我们只顾在世界上玩耍,我们只想要追逐世俗的快乐,却不愿意真正追求在你里面的满足和喜乐。因此,我们的知识没有成长,我们的生命也没有成长。
求你怜悯我们,让我们渴望在你的话语里成长,渴望越来越有你儿子耶稣基督的样式。如此仰望祷告,是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,阿们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