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恩日新 第60日
三月一日
文/保罗·区普
以上为吴海华姊妹朗读
获得饶恕,深受感动,以至不能不饶恕别人——这就是怜悯。
我们也许天天都在做这样的事,做的时候不知不觉,但这事对我们的自我观感及与别人的沟通方式大有影响。这也是令人际关系(以至教会里的肢体关系)出现不少困难的其中一个因素。这究竟是甚么事——它已带来这么多损害,但我们对此却懵然不知?它就是「忘记」。可叹的是,在忙碌且自私的生活中,我们容易忘记,自己的生命曾经如何被上帝的怜悯大大改变。我们原本只配受上帝的怒气,却得了祂的福气,但我们竟然忘记了这事,就像忘记一首耳熟能详的旧歌歌词!每个清晨,我们从上帝那里获得全新的怜悯,但在每天的营营役役中,这事全然被遗忘在我们的意识之外。每个晚上,我们都拖着疲乏的身躯上床,渴求补充那永不足够的睡眠,但对上帝整天不断赐下在我们小小生命中的怜悯却视而不见。我们若安静反思一天的生活,如果没有救赎主的怜悯同在,究竟是何等模样?可叹我们总是忘记上帝的怜悯。
忘记怜悯是危险的,因为思想习惯会影响我们对自己及别人的看法。你不忘记怜悯,就不会忘记自己是白白获得上帝的怜悯和福气的。你不忘记怜悯,就会懂得谦卑、知恩、温柔。你不忘记怜悯,埋怨会化为感激,自我中心会化为敬拜上帝。你若忘记怜悯,就会夸口自己所有乃是自己的功绩。你若忘记怜悯,就会将蒙怜悯的结果当作自己努力的成果。你若忘记怜悯,就会以自己为义,凡事以为理所当然,对上帝对他人需索频频。
你若忘记怜悯,又自以为义,就不会怜悯其他人。你会觉得你所得的是你应得的,别人所得的也是他们应得的。你的心既然倨傲,当然也难于感动,对别人的不幸无动于衷。你忘记了你和别人的共通点,就是在上帝面前,人人都站立不住。谦卑是怜悯他人的土壤。对上帝的怜悯心存感恩,是怜悯他人的动力。保罗说:「要以恩慈相待,存怜悯的心,彼此饶恕,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。」(弗四32)
更多的信息和勉励:路加福音六章 27 至 36 节
“只是我告诉你们这听道的人,你们的仇敌,要爱他;恨你们的,要待他好;咒诅你们的,要为他祝福;凌辱你们的,要为他祷告。有人打你这边的脸,连那边的脸也由他打。有人夺你的外衣,连里衣也由他拿去。凡求你的,就给他。有人夺你的东西去,不用再要回来。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,你们也要怎样待人。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,有什么可酬谢的呢?就是罪人也爱那爱他们的人。你们若善待那善待你们的人,有什么可酬谢的呢?就是罪人也是这样行。你们若借给人,指望从他收回,有什么可酬谢的呢?就是罪人也借给罪人,要如数收回。你们倒要爱仇敌,也要善待他们,并要借给人不指望偿还,你们的赏赐就必大了,你们也必作至高者的儿子,因为他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恶的。你们要慈悲,像你们的父慈悲一样。
马太福音十八章 21 至 35 节
那时彼得进前来,对耶稣说:“主啊,我弟兄得罪我,我当饶恕他几次呢?到七次可以吗?”耶稣说:“我对你说:不是到七次,乃是到七十个七次。天国好像一个王要和他仆人算账。才算的时候,有人带了一个欠一千万银子的来。因为他没有什么偿还之物,主人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儿女,并一切所有的都卖了偿还。那仆人就俯伏拜他,说:‘主啊,宽容我,将来我都要还清。’那仆人的主人就动了慈心,把他释放了,并且免了他的债。“那仆人出来,遇见他的一个同伴欠他十两银子,便揪着他,掐住他的喉咙,说:‘你把所欠的还我!’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说:‘宽容我吧!将来我必还清。’他不肯,竟去把他下在监里,等他还了所欠的债。众同伴看见他所作的事,就甚忧愁,去把这事都告诉了主人。于是,主人叫了他来,对他说:‘你这恶奴才!你央求我,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。你不应当怜恤你的同伴,像我怜恤你吗?’主人就大怒,把他交给掌刑的,等他还清了所欠的债。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,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。”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