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恩日新 第191日
七月十日
文/保罗·区普
以上为吴海华姊妹朗读
从前是「想要」,如今变成了「需要」。既为需要,就能控制你了。
它可能是人类语言中最被滥用又无所不包的单词:「需要」。我们将太多事物归入此类,因此耶稣醒我们,天父清楚我们的需要(参看马太福音第六章)。耶稣话里蕴含的,是安慰,也是警戒。安慰是:上帝是创造主,掌管一切,祂的权能无限,足以供应我们一切所需;祂的恩手无远弗届。警戒是:我们需要一位清楚我们需要的天父,因为我们不清楚自己的需要,常常将「想要」和「需要」混为一谈。
以需要为焦点的沉溺,从「欲望」开始(「我想要……」)。欲望本身没有错,上帝创造我们皆有欲望,我们的言行都是欲望的结果。问题是,罪人面对欲望常常很难持守开放的心灵,欲望很快会蜕变为「需求」(「我必须……」),換言之,我想要的那事那物,如今辖制了我,令我不能没有它,以至越来越觉得必须得到它。「需求」由此再蜕变成「需要」(「我要……」)。如今你很确切、坚定地相信你不能失去那事那物了——原本是个无关痛痒的欲求,至终化为需要,人更真心相信不能失去它。它已辖制你心,你终日想它,害怕失去它,努力要保住它。
但这辖制的循环不会就此打住。「需要」会生出「期待」,期待上帝响应(「祢应该……」)。既然真心相信是需要,就会觉得有权得到它,也就会觉得既然上帝爱你,就理应乐意赐给你。如果上帝不满足你这期待,必然的结果是「失望」(「祢没有……」)。我们怎能相信一个爱我们的上帝,却不满足我们的「需要」?事实是,上帝应许赐予我们所需的,但你这「需要」不属此类!可是你的失望会转化为「忿怒」(「祂既然不给我,我就……」),因为我们以上帝为失信,就不再信靠祂了。耶稣降世,为救我们脱离自我膜拜。这真是好事!
更多的信息和勉励:哥林多前书十章 1 至 13 节
弟兄们,我不愿意你们不晓得,我们的祖宗从前都在云下,都从海中经过,都在云里、海里受洗归了摩西,并且都吃了一样的灵食,也都喝了一样的灵水;所喝的,是出于随着他们的灵磐石,那磐石就是基督。但他们中间,多半是 神不喜欢的人,所以在旷野倒毙。这些事都是我们的鉴戒,叫我们不要贪恋恶事,像他们那样贪恋的;也不要拜偶像,像他们有人拜的。如经上所记:“百姓坐下吃喝,起来玩耍。”我们也不要行奸淫,像他们有人行的,一天就倒毙了二万三千人;也不要试探主(“主”有古卷作“基督”),像他们有人试探的,就被蛇所灭;你们也不要发怨言,像他们有发怨言的,就被灭命的所灭。他们遭遇这些事都要作为鉴戒,并且写在经上,正是警戒我们这末世的人。所以,自己以为站得稳的,须要谨慎,免得跌倒。你们所遇见的试探,无非是人所能受的。 神是信实的,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。在受试探的时候,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,叫你们能忍受得住。
留言